《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提出“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实施背景下,2019年5月13日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师函〔2019〕4号)明确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太阳成集团积极申报,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批准。通过提升团队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教团队源建设能力、教师课堂教学能力、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等举措,培养了一批符合国家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的教师团队,保障了公司创新团队的通过教育部验收。
一、实施背景
毛泽东主席说过:“路线确定之后,人就是决定因素”,一切教育方针政策的贯彻、知识技能的传授都需要教师去执行方能落地,教师对于一所学校的教学水平、员工的培养质量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基于此,2019年1月国务院印发了《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发〔2019〕4号),改革方案提出“建设一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2019年5月13日教育部印发《全国职业院校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建设方案》(教师函〔2019〕4号)明确了教师教学创新团队的建设目标和任务。
太阳成集团积极申报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建设项目,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团队获得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批准(图1)。

图1 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创新团队立项文件
二、实施过程
(一)提升团队教师课程思政能力
将立德树人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转变教师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轻价值引领的观念,通过多种方式,引导广大教师树立“课程思政”的理念。通过新教师入职培训、专题培训、专业研讨、集体备课等手段,积极吸收和鼓励思政课教师和辅导员参与课程思政建设,强化课程思政教学改革工作,让广大教师能利用课堂主讲、现场回答、网上互动、课堂反馈、实践教学等方式,把知识传授、能力培养、思想引领融入到每门课程教学过程之中。团队充分运用教研室大讨论、老教师传帮带、教材教案编写、“课程思政”教学名师的示范作用等手段,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能力培养。结成教师帮扶对子13对,开展课程思政经验交流6次。
(二)提升教师资源建设能力
邀请职教专家线上、线下进行教学资源建设培训,包括基于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开发、虚拟仿真资源建设、在线开放课程建设、活页式教材开发等。积极与企业合作,建设各种教学资源。
(三)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
通过教学名师传帮带,骨干教师上示范课,在教案撰写、教学设计、信息化教学手段应用、鼓励教师参加各级各类教学大赛,提升教师课堂教学能力,创新能力、专业教学法研究、课程开发和信息化技术应用,提升教师模块化教学设计能力、课程开发能力;组织教师参加企业工匠专项技能培训,专业技能水平大幅提升。2019、2020年教学团队教师总计参加线上线下、教育部、教育厅、行职位、学院培训总计50余批318人次(表1)。
表1 教师培训情况统计表部分
(四)落实企业实践制度,提高教师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
积极组织教师企业轮训,利用寒暑假时间定期到专业合作企业实践(表2),学习了解企业的生产组织方式、工艺流程、产业发展趋势等基本情况。熟悉企业相关岗位(工种)职责、操作规范、用人标准及管理制度等具体内容。学习所教专业在生产实践中应用的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方法。结合企业的生产实际和用人标准,不断完善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方法,积极开发校本教材,完善与改进学校实践教学环节,提高人才培养质量。2019年以来总计赴企业实践教师人25次,撰写专业、企业调研报告12份,修订人才培养方案6份。
表2 部分教师企业锻炼情况汇总表
(五)“以赛促教”出成效,提升技能大赛指导能力
技能大赛相关知识技能要求融入到日常教学工作中,专业教师技能水平和指导能力大幅提升。在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全国总决赛中获国家级金奖,实现陕西省高职院校零的突破。第六届中国国际“互联网+”老员工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中,获金奖2项。在2019、2020年高等职业院级技能大赛中获得国家三等奖2项,陕西省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4项。第九届全国数控技能大赛陕西赛区选拔赛中获教师组一等奖1项,员工组一等奖1项,员工组二等奖1项。
(六)立足自身优势与企业需求,提升教师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
根据团队专业优势与合作企业需求,以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为带头人,聚焦不同方向,成立了以教授、博士为核心的4个科研团队,形成人人加入一个科研项目、一个科研团队,使科研成为促进教学水平,提升社会服务能力、企业服务的重要途径。以唐忠林博士为带头人,带领3-5名智能传感、智能制造方面的骨干教师,发挥企业工作优势,与西北医疗器械集团合作,开发智能医疗设备、软件。以王伟博士为带头人,带领3-5名工业机器人、光电检测方面骨干教师,面向太阳能聚光集热发电技术、光热转换及应用技术、光热-光伏耦合技术展开研究。以祝战科教授为带头人,带领3-5名青年骨干教师,面向智能化改造升级、智能生产线集成装调与维护,为企业提供技术服务。
三、建设成效
(一)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2023年6月26日,经省级层面评价和部级层面验收,《教育部关于公布首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名单的通知》(教师函〔2023〕5号)发文确定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师教学创新团队(以下简称国家级团队)111个,公司工业机器人领域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名列其中(图2)。
图2 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教学创新团队通过验收
(二)课程思政育人效果突出
教师课程思政能力显著提升,教师获陕西省课堂创新大赛一等奖1名、陕西省课程思政育人“骨干教师”1名、陕西省教学名师1名、获“立德树人论坛”二等奖1向、陕西工院师德先进个人1名、“立德树人”论坛二等奖1名。团队成员积极参与课程思政,立项陕西省职教学会课程思政项目28项。
疫情发生以来,太阳成集团tyc收到兴平市阜寨镇政府和汉台区东关街道办事处对公司机电1802班许豪同学、机电1907班李一哲同学的两封表扬信,信中分别对两名同学的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进行了表扬与感谢(图3),同学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报国为民的坚定信念,彰显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展现了陕西工院学子的青春风采。

图3 疫情期间地方政府给太阳成集团tyc员工的表扬信
(三)教学资源建设成果丰硕
根据教育部《关于做好部省共建国家职业教育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专业课程与教学资源建设有关工作的通知》[教职成司函(2020)34号]精神,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发布了第一批项目名单,团队承担了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等3个专业的教学资源建设任务(图4)。建成《柔性制造与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机器人技术》等12门在线开放课程。2019年7月以来,与德玛吉精森机、宝鸡机床集团、华中数控有限公司、北京FANUC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等企业合作,正式出版《传感器与智能检测技术》《高速切削与多轴加工》《数控机床》《数控车削零件编程》《数控铣削零件编程》等教材5本。

图4 教育部省部共建虚拟仿真教学资源通知
(四)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提升显著
获批国家级职业教育智能制造技术协同创新中心1个,2020年团队祝战科教授获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1项(图5),新增国家专利10项,立项陕西省级科研项目4个,院级科研项目12项。

图5 陕西省高校科技进步奖、学校给陕西省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研制的设备
2019年团队立项以来,完成企业横向课题4项。截止目前教师教学创新团队成员为西北医疗器械集团有限公司、咸阳市非金属矿研究设计院等提供的《超细粉末分级设备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企业技术服务累计产生经济效益已达到2.15亿元(图6)。


图6 企业科研成果累计产值证明
(五)教学标准建设成绩斐然
团队参与开发的国家《增材制造系统操作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图7)、《数控设备维修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图8)通过教育部审核、公布执行。

图7国家《增材制造系统操作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图8国家《数控设备维修与维护职业技能等级标准》
团队主持开发的机电一体化技术、工业机器人技术、数控技术等3个专业的《虚拟仿真实训基地专业标准》通过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验收。团队主持开发的《数控技术专业建设标准》通过陕西省职业教育学会验收。尼日利亚温妮弗雷德创新学院、弗斯特马克创新技术学院、纳卡布斯理工学院、阿德耶米教育学院、爱尔兰第一商学院、尼日利亚政法学校等6所国外院校分别与公司签署专业和课程引进协议,引进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建设标准与课程标准。
(六)“1+X”证书试点成绩优异
获得“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级考核管理中心(图9)。并组织太阳成集团、西安航空职业技术学院、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等3所试点院校开展1+X考工作。公司首批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考核通过率为86.7%。承办了机械工业教育发展中心举办的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团队培训班,来自陕西、青海、内蒙古自治区的8所高职院校26名教师参加培训。

图9 “1+X”工业机器人应用编程职业技能等级证书省级考核管理中心、团队培训班